北流市各街道乡镇情况介绍

1、陵城街道 陵城街道位于北流市城区东南面,是北流市委、市政府所在地。行政区域面积5.861平方公里。辖龙桥、陵宁、新芝、桂塘四个社区。总人口6.08万,常住人口5.06万。有个体工商户1944户及内资企业373家。陵城街道以-、-精神和“-”重要思想为指导,积极推进作风效能建设和党校教学和管理体制改革,努力提高街道社区干部的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,上下团结务实,勇于开拓,努力构建和谐文明社区,使社区物质文明、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。陵城街道被评为玉林市平安街道,陵宁、龙桥、桂塘、新芝四个社区被评为北流市“平安社区”。
2、城南街道 城南街道因辖区在北流市区南部而得名。原属北流镇。
2002年9月,设城南街道,划辖原属北流镇的永丰、永顺、新松、新兴等4个居民委员会。
城南街道位于广西玉林北流市。下辖:
450981002001 111 新松社区
450981002002 111 永丰社区
450981002003 111 永顺社区
450981002004 111 新兴社区
3、城北街道 城北街道因辖区在北流市区北部而得名。原属北流镇。
2002年9月,设城北街道,划辖原属北流镇的富林塘、百花、清湖、大风门等4个居民委员会。
城北街道位于广西玉林北流市。下辖:
450981003001 111 富林塘社区
450981003002 111 百花社区
450981003003 111 清湖社区
450981003004 111 大风门社区
4、北流镇 北流镇,因镇政府驻地位于北流市城区而得名。民国二十年(1931年),境域分属附城及全县16个里中的一厢、二厢、小一和吉京里管辖;民国二十一年(1932年),县内分6个区,划入城厢区。
1950年6月起,全县改设12个区1个镇,归附城镇和四区管辖。
1958年8月,县实行政社合一,辖地称英雄公社。
1959年11月,改称附城公社和陵城公社。
1961年,增设陵城镇。
1984年6月,附城公社改为勾漏乡,陵城公社并入陵城镇。
1990年,县镇建制调整,勾漏乡更名松花镇,陵城镇不变。
1996年6月,由松花镇和陵城镇合并成北流镇。
北流镇位于北流市区,是北流市委、市政府所在地,经贸繁荣,交通发达,基础设施完善。全镇辖20个村,总面积135平方公里,人口16.1万,近年来先后获得“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”、“中国乡镇之星”、“广西最佳乡镇”、“广西综合经济实力十强镇”、“广西科技示范镇”等殊荣。
5、新荣镇 新荣镇位于市区东北面,距市区19公里,全镇辖7个行政村,145个村民小组,部面积82平方公里,耕地面积19500亩(其中水田17000亩),山地85000亩,现有人口32580人,是北流粮食高产区,以盛产优质大米而闻名。其中作物以水稻、花生、甘蔗、木薯、黄豆为主。全镇开发水果(含经济林)面积36850亩;年母猪饲养量7000多头,是市内猪花产区;特种养殖以饲养七星鱼、塘角鱼、海狸鼠、金边土鳖为主。矿产资源有高岭土、黄金、铅锌矿等。镇办企业有新荣外墙装饰砖厂、第四水泥厂、烟花厂、通迅电缆厂、红砖厂。村办集体企业有红砖厂、纸箱厂、纸厂、塑料制品厂、木器厂及一批果场。交通、通迅、文化、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。1994年实现村村通程控电话,1996年率先成北流乃至玉林市村村道路硬化乡镇。全镇7个村已有4个村安装有了线电视转播台,镇有万册科技图书馆、影剧院、农民文化活动中心。中小学教学点19个,医疗服务点26个。
6、民安镇 铜石岭 民安镇位于北流市东北部,距市区10公里,总面积68平方公里,耕地2.7万亩,其中水田2.04万亩,水果面积2.8万亩。下辖7个村,139个村民小组,有人口36189人。该镇地理位置优越,交通便利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,为低矮丘陵与-原结合。有生产水泥、陶瓷优质的原料石灰石和高岭土。有324线国道、玉容一级公路。民灵公路纵贯境内,规划在建的广州至南宁高速公路、洛湛铁路更加凸现民安镇在两交中的交通框纽位置。我镇还有铸造北流型铜鼓所在地-铜石岭风景区,有以水泥、日用陶瓷为支柱产业的十字铺工业园区,该工业区在投资2.4亿元的三环集团环保陶瓷基地带动下,正在迅速向前发展。民安镇农业资源丰富、物产众多,民安镇历来是北流市的农业重镇及“鱼米之乡”,是玉林市科技示范镇和广西科技工作先进镇。民安镇才旺村还是自治区“1234610”农业和农村工作示范区。民安镇先后投资200万元建成才旺1000亩农业示范园,投资200万元建好了兴上兵营抽水站、大车堡抽水站等大小抽水站45座。全镇有5个村通了硬化道路,有小(二)型水库6座,大小陂坝36处,实现了水利干渠三面光。全镇建成了沼气池970座,其中生态家园型470座,得天独厚的农村和农业基础设施成就了镇9大农业生产基地,主要是:17000亩的优质谷种植基地:28100亩的荔枝、龙眼等优质水果生产基地;年出栏143.3万羽的三黄鸡养殖基地;74000头的生猪养殖基地;3000亩西瓜种植基地;10万平方米的巴西菇、冬菇种植基地;年产1130吨的“四大家鱼”养殖基地;500亩麻竹种植基地。此外,我镇养殖业还完成品改385头,引进龙宝猪养殖1000头,建成了年出栏肉鸡10000羽以上的养鸡场25个,年培育和改良1000头的养猪场6个。
7、山围镇 山围镇位于北流市区北部约17公里处,东与容县西山乡接壤,南与民安镇高车村相连,西与民乐镇毗邻,北靠大容山林场八角山分场与容县松山乡交界,地形由东北向西南倾斜,形似峡谷走廊,全镇总面积83.3平方公里,耕地面积20035亩,其中有水田19120亩,林业用地72178亩。全镇辖7个村,136个生产小组。1987年6月从民乐镇分出建镇。山围镇有大容山麓作屏障,降雨量充沛,气候温暖,阳光充足,水资源丰富,先后建设有丰垌电站、甘竹电站、桔子岭电站、清湾电站,在建的还有汇丰电站、旺沙田电站、甘竹河口电站等大中小水电站60多座,总装机容量6700千瓦,年发电量1700万千瓦,全镇电力充裕,有力地促进了各项事业的发展。山围镇立足生态农业建设,采限强有力的措施抓好了植树造林、幼林抚育,强化了封山育林,促进了幼苗早成材,大力种植水果经济林,加强了四旁植树和绿化工作,经过近10年的艰苦创业,农业生态系统已进入了良性循环。1991年被广西区环保局定为广西第一个生态农业示范镇,1995年荣获全国造林绿化百佳乡镇。该镇在1991年6月在全区自然保护工作会议上作了典型经验介绍,1999年3月18日区“绿色工程”督查组一行10人和玉林市三级人大代表30多人,到该镇参观考察生态农业建设情况,对该镇实施生态农业给予充分肯定。山围镇党委、政府把狠抓农业综合开发作为农民增收的一项门路来抓,从1995年开始连续重点抓了冬季蘑菇种植,现已形成了广西第二大蘑菇生产基地。此外,全镇大力推广稻草氨化养牛,年均饲养量达8500头。农业特产有荔枝、龙眼、八角、玉桂、松脂、蘑菇等。山围镇先后投入560多万元建设了山围至民乐、山围至西山的柏油路和山围至丰垌、山围至甘竹、山围至都宫村的四级公路, 1998年底,全镇已实现村村能四级公路。投入60多万元开通了程控电话,实现村村装有程控电话;投入20多万元装有3个卫星地面接收站,全镇基本上村村通广播电视;全镇7个村先后投入280多万元,实现村村办公楼房化。
8、民乐镇 民乐镇地处桂东南,位于北流市北部,距324国道6公里,是北流市北部中心城镇和广西重点镇之一。民乐镇地形以丘陵、山地为主,全镇辖18个村(街)委会,总面积167平方公里,总人口约6.4万人。圩镇面积2.8平方公里,常住人口1.2万人。2002年,全镇工农业总产值实现3.93亿元,财政收入1021万元,农民人均收入2419.7元,全镇社稳定,经济繁荣,人民安居乐业。农业生产情况:民乐镇是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,主要农产品有优质稻谷、蘑菇、淮山、马铃薯、潮菜、红薯苗、优质龙眼、大红八角、竹笋、玉桂、松脂、优质苗木等。其中大红八角林6.5万亩,是广西大红八角主产区。水产畜牧业以饲养生猪、肉牛、家禽、奶水牛、本地塘角鱼等为主,这些项目逐步成为民乐镇农民增收的新亮点。工业发展情况:民乐镇是具有悠久历史的商业集镇,集镇贸易兴盛。乡镇企业比较发达,目前主要建成了过路塘、石塘、民新三个占地1965亩的工业开发区和五个住宅开发区,形成了以水泥、陶瓷、铸造、小水电、制衣、木器、皮件制口等相结合的工业体系,全镇现有企业1009家,从业人员7394人。城镇建设情况:城镇面积2.8平方公里总体规划完善,基础设施配套良好,环境优美,投资环境优越。镇区以民北工业在道、新旺工业区、会众工业区和三角坡、福就、柴行垌、四河、民乐新村等五个开发小区为主,交通便利,通讯事业发达,体育、文教、卫生等设施完善。2000年获广西第三届市容“南珠杯”竞赛优秀城镇奖。2002年获第四届市容“南珠杯”优秀乡镇奖。生态家园建设情况:以沼气池建设为纽带的生态家园建设是民乐镇的“金名片”,目前,全镇沼气池入户率达55%以上,建成了以罗政、石塘、南庆、会众等一批生态家园示范村,其中罗政村被评为区、地(县)、市三级生态家文明村,民乐镇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全国首批生态家园建设示范点,2002年又获“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镇”称号。
9、西垠镇 北流市西埌镇落在北流市西北部,北靠大容山,气候温和,无霜期长,地表气温高,植被丰富,是发展粮食、冬红薯苗、荞子、茉莉花、麻竹生产的良好基地;全镇总面积68平方公里,其中耕地面积23582亩,城镇面积2平方公里;交通十分方便,旧国道324线穿镇而过,距北流市10公里,离玉林20多公里,是玉林市、北流市的“金三角”地带和城郊结合点;全镇辖14个村190个生产小组,人口5万多人;镇内有一座中型水库--六洋水库,总库容为2820万立方米,是北流市最大的水库,水利灌溉设施较发达。改革开放以来,特别是成为综合改革试点镇后,在历届党委、政府的努力下,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,坚持改革开放,坚持两手抓、两手硬,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,小城镇建设日臻完善,功能齐全。近年投资100多万元建设了宣传文化中心,建成目前区内村级藏书量最大的木棉图书馆。乡镇企业集中连片发展,田心工业区形成了以制药兽药、机械、建材、食品加工、木器加工为主体的五大工业生产格局,去年全镇调减粮食面积4300亩,产业结构调整后,经济作物面积占耕地面积的36%。农业向商品化、产业化发展,形成了有荞子2500多亩、茉莉花1000多亩、红薯苗10000多亩、蚕桑1200亩、花生4500亩、蘑菇50000多平方米、鱼塘300多亩、商品蔬菜2000多亩、优质水果10000亩、玉桂、八角4000亩、麻竹1000亩的特色农业产业基地。
10、新圩镇 新圩镇位于北流市西北部。镇政府驻地东距北流市区13公里,西距玉林市区12公里,324国道纵贯其中。全镇辖13个村委会、1个街委会,213个村民小组;全镇总面积86平方公里,圩镇面积2.5平方公里,现有人口6.5万人。作为地级玉林市卫星城镇,规划到2010年镇区常住人口达到2万人。新圩镇大部分地处平原,属亚热带季风气候,土地肥沃,矿产资源十分丰富,白鸠江、平安山一带有大量黄泥粘土,宋村有大量的优质瓷土,白鸠江村有储量较大的釉矿可供生产红砖、陶瓷使用。新圩镇是广西商品粮基地之一,农副产品十分丰富,沙塘蔗更是远近闻名。全镇13个村已全部通四级公路,总里程21公里,其中水泥硬化15.5公里。近年来,我镇致力于优化投资环境,加大小城镇建设力度,使城镇化与工业化互联互动,侧重于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。目前,旧城改造已初见成效,街道整洁,环岛及高杆灯等设施逐渐完善,圩容圩貌焕然一新。解决了多年来制约新圩经济发展的瓶颈,到新圩投资办企业的老板逐年增加。镇个体工商业十分发达,市场繁荣,全镇有个体工商户11000户,被誉为北流的“小香港”。乡镇企业有年产能力15万吨的水泥厂2家、投资500万元以上的木业有限公司1家、年产能力1万吨的纸厂1家、皮革制品厂3家、毛织厂2家、胶粒厂3家、家私厂19家、红砖厂5家等企业,已形成了水泥建材、造纸、铸造、皮具加工、木器加工、毛织等六大经济支柱产业。
11、大里镇 新丰镇位于北流市中部,辖9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,共163个村民小组,全镇面积145330.6亩,人口3.78万人,现有耕地面积19652亩,其中水田15900亩;山地面积96600亩。林业用地面积95499亩,以水果林、经济林为主,素以荔枝盛名,荔枝种植面积6.66万亩,是广西著名的荔枝之乡。 新丰镇矿产资源以纯黑花岗岩为主,储量达5.1亿立方米,产品曾获"意大利国际博览会"金奖,被誉为"亚洲的黑珍珠",定名为"北流黑墨王";水资源十分丰富,新丰河流域宽阔,落差大,是北流市主要的水电开发基地。境内北宝路、北信公路交错贯穿,交通十分便捷。 该镇粮食作物以水稻、木薯为主,1999年实现"吨谷镇"。全镇现有乡镇企业500多家,其中全镇村办企业30多家,个体么营企业470多家;建成了2个水库、5个电站,总库容量达799万立方米,装机总容量达674KW,年发电量达2200万KWT;境内主要交通要道全部水泥硬化共18公里;1996年实现村村通程控电话,1998年建成移动通电话和BP机发射塔;全镇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。
12、塘岸镇 塘岸镇位于北流市区的西南面,与陆川县、玉州区接壤,独竹、蟠龙两村有北宝公路穿境而过,为市区通往中南部14个乡镇的咽喉之地,号称"金三角地带"。全镇占地面积114平方公里,辖11个村民委员会,178个村民小组,共47000多人,有耕地约30000亩,其中水田23000亩、旱地7000亩,山林面积约7万亩,水果面积约2000亩。1998年,粮食平均亩产1058公斤,农民人均纯收入2928元。全镇以桂生养殖场为龙头的禽畜业,以公路沿线果场为龙头的水果业,以塘肚村淡水龙是养殖场为龙头的水产业,以长塘茉莉花种植区为龙头的"三高"农业已实现基地化生产。全镇有以水泥、陶瓷、造纸、包装、印刷、建材、炮竹等为骨干的企业,蟠龙瓷厂产品年出口创汇约200万美元,总产值达1862万元。
13、清水口镇 清水口镇位于北流市中部,这是1987年由塘岸、隆盛、大坡外三镇各划出部分地方合成新镇。面积128平方公里,共有10个行政村,人口约4万人左右。 该镇有耕地面积1761亩,其中水田面积16169亩,水稻种植面积16100亩,1999年粮食生产总量达178951吨,连年获"吨谷镇"的称号。其他经济收入以种养为主,水果以荔枝、龙眼作为主导,人均有果树面积1.62亩,1999年肉猪出栏量4.5万头,家禽出栏量94.58万羽,淡水产品量达266吨。 全镇实现了村村通公路、村村通程控电话,手机信号辐射至镇政府周围3公里。
14、隆盛镇 以“水稻高产之乡”、“荔枝之乡”而弛名区内外的隆盛镇,位于北流市中部,距北流市区28公里,镇政府座落在风景秀丽的双鹅山下,唐代曾设此地为峨石县;全镇辖16个村344个生产小组,人口68323人.全镇总面积171.5平方公里,其中耕地面积27312亩,山地16.8万亩,其中种植水果12.8万亩,即荔枝10.3万亩、龙眼1.5万亩,其他水果O.9万亩,城镇面积5平方公里。全镇公路交通主干线为北宝公路、隆安公路、隆里公路,至1997年5月底已全线水泥(柏油)硬化,全长64.2公里,其中水泥路28.8公里,村通组3.5米宽水泥24 公里,组到户2.5米宽水泥公路64公里,形成了一个四通八达的乡村公路网络。 镇办企业7家,从业人员180人;村办企业21家,从业500人;么营企业18家,从业人员1200人;个体企业1800家,从业3000人。多年来,隆盛镇党委、政府制订实施“农业稳镇、工业强镇、商业富镇、科教兴镇”发展战略,以工业化、城镇化为核心,全方位接受东部地区产业转移,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,积极实施“生态家园富民计划”,并坚持“两手抓、两手都要硬”的方针,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,2001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83899万元,乡镇企业总收入25667万元,财税收入591万元,农民人均纯收入3349元。先后获得“广西农村经济综合实力百强镇”、“广西乡镇企业百强镇”、“广西体育达标乡镇”、“广西绿化达标乡镇”、“广西科技示范先进镇”、“广西文明镇”和自治区“卫生镇”等称号。――乡镇企业方兴未艾。有“兽药王国”之称的精通兽药企业集团公司,是集科、工、农、贸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,共拥有9个成员企业,从业人员1200多人,年产值超1亿,公司主要产品兽药、饲料、兽药原料等畅销全国二十五个省(区)。目前,全镇下属集体和私营企业86家,产业工人3326人,形成了陶瓷、兽药、皮革等三大产业。――现代农业快速发展。隆盛镇有着较好的农业基础,创收、创税环保农业发展形成新格局,正朝着区域化、规模化的现代农业方向发展。
15、大坡外镇 大坡外镇位于北流市中部,距城区34公里,全镇辖11个村民委员会,197个村民小组,人口38511人总面积123.3平方公里,有耕地面积18667亩,其中水田面积16760亩,旱地1807亩,山地面积15万多亩,是一个山多田少的山区镇,镇内的古哿村有北流"小西藏"之称。 镇内物产丰富,资源充足,主要矿产资源有高岭土、金矿、铅锌矿、硫铁矿等,其中高岭土储量居北流市前列。镇内企业有松脂化工厂、铅锌矿厂、铸造厂、造纸厂、电站等,其中松脂化工厂所产"汝发"牌松香全部为出口创汇产品,远销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。农业以水稻生产为主,1993年实现了"吨粮"镇,1994年实现了"吨谷镇"。水稻亩产量居北流市前列。林果业生产主要有荔枝、龙眼、八角、玉桂等,荔枝种植面积和产量居北流市第三位,其中桂味荔枝品质上乘,为大坡外一特产,享誉区内外。
[第1页][2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