俨(儼)是什么意思

俨-古代汉语字典俨yǎn
【繁体字】:儼
【释义】:
①仰头。《说文》:“俨,昂头也。”来鹄《圣政纪颂》:“若俨见旒,若俯见冕。”韩愈《南山》:“或俨若峨冠。”②庄重,恭敬。《诗经·陈风·泽陂》:“有美一人,硕大且俨。”《礼记·曲礼上》:“毋不敬,俨若思。”[俨然]1.庄重而严肃的样子。《论语·尧曰》:“俨俨人望而畏之。”2.整齐的样子。陶潜《桃花源记》:“土地平旷,屋舍俨俨。”3.宛然。《博异记补编·杨知春》:“北房有玉棺,中有玉女,俨俨如生。”③整齐的样子。杜甫《赠秘书监江夏李公邕》:“钟律俨高悬。”又为使整齐,整理。王勃《七月赋》:“俨归表而容曳,整还盖而迁延。”(表:旌旗。容曳:迟疑不定的样子。盖:车盖。迁延:徘徊。)王禹偁《七夕》:“惊起俨衣冠。”④宛若,好像。鲍溶《云溪竹园翁》:“秋桂俨白英。”(英:花。)赵嘏《咏端正春树》:“异花奇叶俨天成。”